請體諒 Planner

最近調了部門,從 F2E 調去設計部,做 Planner 的工作。大開眼界,看到另一個角度。本來實作人員就是會私下幹醮 Planner 或 PM 搞不清楚狀況,產出的文件怎麼丟三落四、不切實際,或是時程這麼趕也不先問兩句之類。現在我也在寫企劃書,看到些覺得奇怪的問題點。和她們請教後發現很多時候不是她們願意的,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UI 設計師要不要懂技術?

UI 設計師要不要懂技術?廢話,當然要啊!不然怎麼把幻想變成現實?在實際產出之前設計師做的一切都是「美美的幻想」,還有可能不怎麼美,直到最後的產出才是真實。

舉個例子:建築師除了畫圖外,需不需要知道蓋房子每個階段的建造方式?要不要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和規格?需不需要熟悉當地環境的限制?

但建築師需不需要知道水泥車怎麼開?需不需要操作吊高機?

他們最後的成品是那疊圖紙嗎?誰去看圖紙啊,當然是實體的建築啊!那 UI 設計師最後的成品為什麼是 Mockup?

想被無視就這樣寫 Mail

因為開了 Q 群的關係,收到很多 Mail,非常有意思。就數量上來看,大約 80% 是簡中、20% 繁中。有照我提的要求寫 Mail 的卻反過來,80% 繁中信都做到了,簡中信卻一半一半。太多人無視信件禮儀,寫 Mail 給陌生人用寫微博的口氣。

台灣設計師的通病

這篇文我刪掉又重寫過很多遍,不曉得會不會一口氣得罪所有設計師。這通病常見但不限於新手,很多自以為資深的設計師早病入膏肓沒救了。先說我自己也有這 4 點毛病,至今仍時不時發作一下。

設計師的鄙視鏈

起因:軟體工程師的鄙視鏈

設計師基本萬能美工,什麼都要懂一些,CG、UI、UX、攝影、排版、印刷、網頁、商品、包裝、展場、動畫、3D、影視、音訊…包山包海包郵還包生子喔親。先挶限點範圍,做實體、和非視覺的本文暫不包含…

丙級技術士與設計教育

台灣很多技職院校的畢業條件之一就是拿張丙級證照,如果你有乙級證照的話推甄還可以加個幾分。隨手試了下 乙級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線上測驗 的網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考題,60分及格。

業主的喜好
業主的喜好


通常我一天最多只想發一篇文,但剛看到 Dribbble 上的作品讓我差點跪下來哭。常用 Dribbble 的人應該都看過 Ramotion 這間公司的作品,他們專門製作「高品質」的 icon 和 介面設計,是世界級知名的設計公司。

讀者回信:無法實現的設計驅動

收到一封寫了近 800 個字的 Mail,提到他在工作上遇到的困境,包含公司的對設計的輕忽。就來談談我對這個現象的看法吧。台灣並不因為沒有牆就擺脫這種問題,設計一直是個附屬品,只有當上級者了解設計能創造多少價值才會重視和推廣。有趣的是,真要去問設計師你要怎麼創造價值、請他完整規劃一套可行、能被推動的計畫,他還講不出來。

高級美工

這兩篇文非常一針見血,捅下去都不覺得別人痛的。
英文原文:Faking the Shot : How Dribbble is hurting designers.
中文譯文+譯者心得:吐槽向 - 關於Dribbble、設計社區、圈子、互捧夠友…

UI 怎麼面對 RD 的美學?

應該沒有 UI 會跳出來寫這種文章,哈哈,這篇應該要歸類在「RD 老公觀察紀錄」裡。不過本文主要想聊聊從 UI 的角度來觀察 RD 在工作上的美學,至於生活上的就另開一篇再討論了。我合作過的 RD 人數不多,出社會到現在大約 70 位左右吧,樣本數不夠大,但這 70 位都有個很明顯的特質:「非黑即白,沒有灰色」。RD 的世界不是 0 就是 1 ,就跟 iOS 切圖沒有 131 x 327 的 @2x.png 要縮小成 1x 檔這玩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