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X 設計師的工作範圍

開了幾次UI入門班,也去了幾間學校演講,常遇到這個問題: UI/UX 設計師要做些什麼樣的工作? 每間公司對於 UI/UX 的定義都不同,簡單講一下常見的工作內容。不過 UI/UX 各公司定位不同,要負責的工作項目重疊性非常廣,我先介紹重疊的部份,再來講差異點。

RD 和設計師的溝通落差
RD 和設計師的溝通落差

下午有位設計師往群裡貼了張圖,開始念工程師腦袋不知道在裝什麼,老愛甩人一臉專有名詞、猛算數學,設計師根本聽不懂,和他們合作都雞同鴨講。

嗯…大概像這樣子的圓型進度條。

和獵人頭交流的經驗

話先寫在前面,不要找我推薦 UI/UX 人才,也不要找我問職缺

自從寫了 BLOG 後,開始有獵人頭公司找上我,多少有些「趣事」可以分享。大部份都很瞎…

讀者回信:如何轉職做 UI?

這 3 個問題我超常被問到,同時也是我對現行台灣教育大翻白眼的原因:學生在學校待了多少年,結果還是不知道怎麼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先承認自己有問題,才能找出問題,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結果台灣的學生被訓練成教科書以外的東西通通不會,不會獨立思考,尤其是邏輯推理能力根本還在新手村,大腦跟全新的一樣…

設計師的公平作業規範

我查了幾個網站,設計師真的不看字只看圖的,幾個較流通的合約範本內容漏洞百出,真出事很容易就被咬到。只好靠自己了。 Burn Your Portfolio 一書第 89 章提到「公平作業規範」,繁中版的詞不達意像 Google 翻譯,簡中版的文句修改太大,只好對照原文三方參考比對自己上了…

創意與可行性

下午和群裡的設計師唇槍舌戰了一番,然後發現溝通落差,設計思考階段根本不在同一階。他希望要大家幫忙 Brainstorming 提意見,結果我一直拿可行性和他杠。(老公看到肯定覺得欣慰,養出一個會幫 RD 擋可行性的 UI 老婆。)

為什麼我不推薦敏捷開發

當專案成員越多,我越不推薦敏捷開發,原因在於「當連自己要做什麼事、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為了解決什麼問題」都搞不清楚前,就跳下去玩敏捷開發,那和比通靈還慘,通靈起碼還有個目標物在前面,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只能陪他跳世界迷霧開地圖了。

請體諒 Planner

最近調了部門,從 F2E 調去設計部,做 Planner 的工作。大開眼界,看到另一個角度。本來實作人員就是會私下幹醮 Planner 或 PM 搞不清楚狀況,產出的文件怎麼丟三落四、不切實際,或是時程這麼趕也不先問兩句之類。現在我也在寫企劃書,看到些覺得奇怪的問題點。和她們請教後發現很多時候不是她們願意的,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UI 設計師要不要懂技術?

UI 設計師要不要懂技術?廢話,當然要啊!不然怎麼把幻想變成現實?在實際產出之前設計師做的一切都是「美美的幻想」,還有可能不怎麼美,直到最後的產出才是真實。

舉個例子:建築師除了畫圖外,需不需要知道蓋房子每個階段的建造方式?要不要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和規格?需不需要熟悉當地環境的限制?

但建築師需不需要知道水泥車怎麼開?需不需要操作吊高機?

他們最後的成品是那疊圖紙嗎?誰去看圖紙啊,當然是實體的建築啊!那 UI 設計師最後的成品為什麼是 Mockup?

想被無視就這樣寫 Mail

因為開了 Q 群的關係,收到很多 Mail,非常有意思。就數量上來看,大約 80% 是簡中、20% 繁中。有照我提的要求寫 Mail 的卻反過來,80% 繁中信都做到了,簡中信卻一半一半。太多人無視信件禮儀,寫 Mail 給陌生人用寫微博的口氣。

台灣設計師的通病

這篇文我刪掉又重寫過很多遍,不曉得會不會一口氣得罪所有設計師。這通病常見但不限於新手,很多自以為資深的設計師早病入膏肓沒救了。先說我自己也有這 4 點毛病,至今仍時不時發作一下。

所謂合作、幫助、推廣
所謂合作、幫助、推廣

平台、通路、新創公司等等,關於最近這類型的事很多。對於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或是學生是最容易上當受騙的一群,經驗不足。但對於很多腦袋一時沒轉過來的人而言同樣也是中招的高危險群。別管什麼文創還是新創還是創意還是受創了,名稱拿掉,本質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