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推薦書單(下)
來說一下第2排的 4 本書的心得:设计的方法、設計的心理學、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字型散步。前三本算是理論類,閱讀順序上我會建議设计的方法先看,這本比較實技一點;設計的心理學能補充设计的方法一書中沒提到的部份並深入介紹;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就是給中階或資深的設計師進修用的了。
UI 設計師應該要會寫的文件
身為 UI 設計師,工作內容不是只有做 PSD 和切圖,只會這兩樣的叫美工。基本一位合格的UI設計師必須要具備撰寫文件的能力,文件最低限度需包含:企劃書、規格書、Wireframe、Mockup、切圖、標示文件、UI Kit、UI Pattern、Guideline。
2015年2月,推薦書單(上)
書越來越多了,懶的買書櫃,去樓下 7-11 拎了 2 個黑貓紙箱橫疊著裝書,沒想到過沒幾個月又快滿了…推薦書單這系列應該半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吧。不一定是新書,就是這半年入手看完、覺得可以推薦給大家參考用的部分。這篇就先談上列三本,從左邊開始。
試玩 Affinity Photo-Inpainting Brush
最近發佈 Affinity Photo 這修圖軟體的 Bate 版,官網影片看得超神奇的,尤其是修補工具,根本 +9 神器。現在可以免費下載,當然跑去載了份來玩玩。
讀後感:Burn Your Portfolio 第一話 4~10
20150626補充:這本書台灣繁體中文的翻譯有很多地方有問題,建議買簡體中文版,簡中版的翻譯比繁中正確些。
本文是 Burn Your Portfolio: Stuff they don’t teach you in design school, but should 的個人讀後感,4 ~ 10 講的主要是 EQ ,EQ 對我來講絕對是弱項,沒耐心是我最大的缺點。卡內基「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這兩本都值得買來供在家裡,一本對負面情緒很有幫助、另一本教你怎麼增進耐力和笨蛋打交道。
台灣設計師的通病
這篇文我刪掉又重寫過很多遍,不曉得會不會一口氣得罪所有設計師。這通病常見但不限於新手,很多自以為資深的設計師早病入膏肓沒救了。先說我自己也有這 4 點毛病,至今仍時不時發作一下。
給學生的一篇文
原本以為設計師靠作品集扔出來、實力說話,學歷只要不是去大公司任職就隨便啦,我錯了。如果能穿越回高職時期,我會跟自己說,千萬不要放棄學習,想辦法去考交通大學的設計系所。
日本:販賣機飲料
我很喜歡在日本路邊販賣機挖寶,常常會有出乎意料的好喝飲料(有時候會踩到雷)。我把這 5 天投幣買的販賣機飲料都記錄下來了,沒有重複。(整理照片發現自己拍的都是吃吃喝喝吃吃喝喝,沒什麼風景,都是甜點蛋糕生魚片拉麵之類,吃貨啊!)
QUEST : Tasks, Reminder & To Do List
爬 App Store 時看到這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待辦 App,QUEST : Tasks, Reminder & To Do List。簡單一句話介紹就是打怪系統加上Todo list!
立刻買了,這麼有趣的東西怎麼可以不試玩看看呢!
日本:涉谷站的指示設計
壓力太大,去了趟日本狂吃舒壓。涉谷站是美食的戰區,當然排進行程。
兩年前去的時候沒注意到可以走地下通道直接串 109 百貨,這次沿著指示走非常輕鬆容易。日本地鐵標示都很清楚,只要你搞懂自己想搭的車是哪一條線、往哪個方向的話。(Skyliner 京成電鐵例外,日暮里站換線指示很有問題。)(拿著 iphone 邊走邊拍,請無視水平歪斜失焦,重點不在那。)
讀後感:Burn Your Portfolio 第一話 1~3
20150626補充:這本書台灣繁體中文的翻譯有很多地方有問題,建議買簡體中文版,簡中版的翻譯比繁中正確些。
Burn Your Portfolio: Stuff they don’t teach you in design school, but should 是本設計師必買的經典書,我非常喜歡這本,所以更痛恨台灣翻的書名「為什麼他接的案子比我多?:設計業界潛規則,讓你接案上班都無往不利」。
打算整本每個章節都要寫心得和筆記,我看重這本書的程度應該不用再提了。
養海水魚的心情
看到一篇募資計畫,覺得自己被踩到底線。 人人都可擁有的海底小世界–極簡易海水魚缸 ,根本是拋棄式養法,容易死魚,體質好死不了的魚又活得很痛苦。
我養的就是海水缸,尺寸很小,一尺立方而已。跳海資歷也不長,快滿 3 年。但我在這缸魚身上投注非常多心血,研究 UI/UX 都沒這麼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