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邀約和創業聊天
我出來創業了,一人公司。一人公司的好處就是一人飽、全公司員工都飽,真的不行還可以找老公喊「親愛的零用錢」。雖然主力是開課,不過案子也會接…看心情。台灣接案有 90% 在找美工代工而已,根本不需要設計師。(真的需要人解決 UI/UX 問題再來找我談案子吧,找代工的就算了…)
個人自認在 Blog 的文筆絕對能讓各位看得出我很任性,出乎意料的是,這兩個月來竟然接到不少演講邀約、合作提案之類的訊息,不好意思對於這部份我一樣很任性。
創意與可行性
下午和群裡的設計師唇槍舌戰了一番,然後發現溝通落差,設計思考階段根本不在同一階。他希望要大家幫忙 Brainstorming 提意見,結果我一直拿可行性和他杠。(老公看到肯定覺得欣慰,養出一個會幫 RD 擋可行性的 UI 老婆。)
請體諒 Planner
最近調了部門,從 F2E 調去設計部,做 Planner 的工作。大開眼界,看到另一個角度。本來實作人員就是會私下幹醮 Planner 或 PM 搞不清楚狀況,產出的文件怎麼丟三落四、不切實際,或是時程這麼趕也不先問兩句之類。現在我也在寫企劃書,看到些覺得奇怪的問題點。和她們請教後發現很多時候不是她們願意的,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UI 設計師要不要懂技術?
UI 設計師要不要懂技術?廢話,當然要啊!不然怎麼把幻想變成現實?在實際產出之前設計師做的一切都是「美美的幻想」,還有可能不怎麼美,直到最後的產出才是真實。
舉個例子:建築師除了畫圖外,需不需要知道蓋房子每個階段的建造方式?要不要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和規格?需不需要熟悉當地環境的限制?
但建築師需不需要知道水泥車怎麼開?需不需要操作吊高機?
他們最後的成品是那疊圖紙嗎?誰去看圖紙啊,當然是實體的建築啊!那 UI 設計師最後的成品為什麼是 Mockup?
想被無視就這樣寫 Mail
因為開了 Q 群的關係,收到很多 Mail,非常有意思。就數量上來看,大約 80% 是簡中、20% 繁中。有照我提的要求寫 Mail 的卻反過來,80% 繁中信都做到了,簡中信卻一半一半。太多人無視信件禮儀,寫 Mail 給陌生人用寫微博的口氣。
讀者回信:脫離憂慮
收到一封快 3 千字的 mail ,看完敘述覺得自己可能沒辦法給妳什麼樣有用的建議,只能分享我的經驗。(常常看到有人說「大神求帶飛」之類的文,都想吐槽 「林北還活著,只有死人才會變神,而且我不會飛。」 )
台灣設計師的通病
這篇文我刪掉又重寫過很多遍,不曉得會不會一口氣得罪所有設計師。這通病常見但不限於新手,很多自以為資深的設計師早病入膏肓沒救了。先說我自己也有這 4 點毛病,至今仍時不時發作一下。
給學生的一篇文
原本以為設計師靠作品集扔出來、實力說話,學歷只要不是去大公司任職就隨便啦,我錯了。如果能穿越回高職時期,我會跟自己說,千萬不要放棄學習,想辦法去考交通大學的設計系所。
快速查資料法
這是個人習慣,和群裡聊了下後發現我搜尋資料的方式和他們不太一樣,效率好上非常多,就來寫篇文講一下我的作法吧。至少我覺得自己搜尋資料的速度比 RD 老公快又精準。
如果你學會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不只是查資料變快,連逛網拍比價都變快了!
所謂合作、幫助、推廣
平台、通路、新創公司等等,關於最近這類型的事很多。對於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或是學生是最容易上當受騙的一群,經驗不足。但對於很多腦袋一時沒轉過來的人而言同樣也是中招的高危險群。別管什麼文創還是新創還是創意還是受創了,名稱拿掉,本質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