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設計只是 UX 的一部分?設計師必懂的職責劃分!
UI 和 UX 傻傻分不清?其實 UI 只是 UX 的一部分!
這篇用 Dan Saffer 的模型,帶你拆解 UI/UX 設計的實際職責劃分!
UI 設計 Wireframe 時,這 6 種狀態你真的都畫到了嗎?
Wireframe 真的只是畫幾條線?
別天真了!UI 設計不只考慮理想狀態,還有極限狀態等 6 種狀態,這篇帶你一次搞懂!
無緣的 HTC VIVE,選錯活動平台
(這是 WTF 文)
在 FB 上看到有朋友分享這個畫面,於是進了活動報名頁面 ,竟然不是 KKTIX、活動通或是玩體驗,是個新建的小平台,HTC 這麼大間,還以為會找較知名的活動平台合作,好,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新建立一個帳號。
設計不能只考慮美感,這些 UI 盲點讓專案難推進!
「這樣比較美!」但可行嗎?
許多 UI 設計師只關心視覺,卻忽略現實需求。
這篇告訴你為什麼 UI 設計不能只從五樓開始蓋!
Daily UI,100天的挑戰
應該是從這位設計師開始的,他很努力地做了 100 Days UI 的網站。挑戰連續 100 天的 UI 設計,圖面水準品質都很高。於是有了 Daily UI 的網站。
不要用平面設計的思維做 UI
UI 是「使用者介面」,UI 設計指的是「設計使用者介面這回事」。設計介面不是只有出張美美的圖就結束,這樣和平面設計沒有差別,也正是為什麼 RD 會說「你用平面設計的思維在做 UI」。
怎麼和 RD 配合製作 UI Animation
昨天貼的動態效果通靈文在粉絲團釣出幾位 RD 分享經驗。在講怎麼和 RD 配合製作 UI Animation 前,先來看 Rplus Chen 推薦的這篇勸世文 Stop Gratuitous UI Animation ,這篇文在呼籲大家不要為了炫而炫,少用莫名奇妙的動態特效。
(本文為個人筆記,我都用 Hype3 直接產出 Prototype 和 JS,避開和一堆數值的大混戰,但該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的部份還是要懂。)
動態效果的通靈之路
課堂上我出了一項練習,在講完 Wireframe 怎麼畫、包含哪些元素、說明文字怎麼寫後,拿了 Dribbble 上漂亮的 Mockup 當範例,請學員畫出 Wireframe。在台上看得出學員們滿不在乎以為小菜一碟的表情,但當我要求下拉選單、特效之類所有「輸入、運作、輸出」等邏輯條件都要寫成說明文字後,台下表情從傻眼變成惶恐,一副大難臨頭死了要怎麼寫的臉。(從台上看大家的表情變化超有趣。)
現在很流行「動態效果」啊,好多教學教你用 AE 做動畫。是啦動效好炫好漂亮,弄個 Demo 影片交給 RD,完全沒想過 「輸入、運作、輸出」 等條件,是要 RD 看著影片照抄練滿通靈 Lv.99 嗎?
UX 不是 Wireframe
哪來有畫 Wireframe 就是有做 UX 的錯覺?UX 不是 Wireframe,使用者體驗為什麼會是線框稿?當然不是啊!很多人以為有畫 Wireframe 就等於有做 UX 了,那整天抱著數據統計寫文件的 UX 設計師在幹嘛?會把有畫 Wireframe 當成有做 UX 的人,合作的 RD 同事通靈技能大概 LV99 點滿了。
Flow Chart 和 UI Flow
快一個月沒有發文了,忙著寫企劃案、做 Prototype、跑實驗生報告。最近要整理大量的 UI Flow,越整理腦袋越像醬糊。就來聊聊 UI Flow 和 Flow Chart 吧。Flow 就是「流程」,UI Flow 是頁面流程,而 Flow Chart 是流程圖,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圖表。
手繪 Wireframe 小技巧
群裡有人問起手繪 Wireframe 的工具和方法,我分享下個人經驗。不過現在很少這樣做了,都是鉛筆稿等級就進 Axure 製圖、幾乎沒用到麥克筆。
UI 設計師應該要會寫的文件
身為 UI 設計師,工作內容不是只有做 PSD 和切圖,只會這兩樣的叫美工。基本一位合格的UI設計師必須要具備撰寫文件的能力,文件最低限度需包含:企劃書、規格書、Wireframe、Mockup、切圖、標示文件、UI Kit、UI Pattern、Guid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