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ChatGPT 進行 UX 研究的實際範例

先說結論,ChatGPT 給出的答案還是挺攏統的,在單純的「分類」和「統計」上可以省下很多功夫。

但它沒辦法「找亮點」,而且也有可能出錯,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在我給了資料、請它分析許多次後,請它產出像人物誌或是旅程圖,這個瞬間 ChatGPT 變得非常實用。

它能快速將資料轉換成銜接下個階段的文件,我覺得能省去不少時間和腦力。

ChatGPT 怎麼幫我們做 UX 研究?

ChatGPT 在 UX 研究上能夠幫團隊做到下列分析:

  • 主題分析:識別訪談資料中出現的主要主題或概念,並分析這些主題在不同使用者之間的共性和差異。

  • 情感分析:評估使用者的情感傾向,例如滿意度、喜悅、憤怒或失望等,並分析哪些方面或特徵導致了這些情感。

  • 需求和痛點識別:從訪談中提取使用者的需求和痛點,幫助理解使用者的真實需求和潛在問題。

  • 使用者分類:根據使用者的回答或特徵,將他們分成不同的群組,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類型使用者的特徵和需求。

  • 趨勢分析:分析訪談資料中隨時間變化的趨勢,識別使用者需求或態度的變化。

好像很萬能喔?其實沒想像中的包山包海,根據我反覆多次實驗,絕不能一開始就直接要 ChatGPT 寫最終大解答,必需拆分很多步驟。

比如下列我的實際運用範例,最終能產出人物誌和旅程圖,也是問過 8 個問題之後才請 ChatGPT 撰寫。

實際運用

這次我拿歷年 UX 課報名時請學員填寫的「職稱」和「為什麼想來上這門課」這兩個欄位的資料給 ChatGPT 。

憑這 2 個欄位,ChatGPT 就能進行以下分析:

  • 職稱分佈:統計不同職稱的參加者人數,了解哪些職業群體對這門課程最感興趣。
  • 動機分析:對於開放式問題的回答進行文字分析,識別參加者選擇這門課程的主要動機和需求。
  • 職稱與動機的關聯:探索不同職業背景的參加者是否有不同的學習動機,分析職稱與參加原因之間的關聯。

我請 ChatGPT 完成職稱分佈、動機分析、職稱與動機的關聯之後,接著問了下列問題:

學員們最在意什麼?

  • 職業轉變:許多參加者希望通過學習 UX 來轉換或提升他們的職業生涯,特別是轉職成為 UX Designer。
  • 技能提升:參加者想要學習或加強特定的 UX 設計和研究技能。
  • 實務經驗:一些參加者期望透過課程獲得實際的 UX 設計和研究經驗,特別是希望能參與實際的項目或工作坊。
  • 理解深化:部分參加者希望能深入理解 UX 的理論和概念。

不同背景的人對課程的要求有什麼不同?

產品經理 (PM)
尋求如何將 UX 設計整合到產品開發過程中,了解使用者研究和測試方法,以創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關注於如何利用 UX 設計來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使用者滿意度。

設計師
尋求提升設計技能,特別是在 UI/UX 領域,學習最新的設計趨勢和工具。
更加關注實際的設計操作,如使用各種設計軟體和原型工具。

UI/UX 設計師
尋求加深對使用者體驗設計的理解,了解如何進行使用者研究、使用者測試和創建高品質的 UI/UX 設計。
對學習先進的使用者研究技術和增強自己的設計策略特別感興趣。

工程師
對如何將 UX 原則整合到產品開發中感興趣,了解開發過程中的使用者體驗設計。
關注於技術與設計的融合,如何在技術開發過程中應用 UX 設計思維。

網頁設計師
尋求學習更多關於使用者體驗的知識,以提升網站的設計品質和使用者互動。
對網頁設計的使用者體驗方面的最佳實踐和案例研究特別感興趣。

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職業背景的人對於 UX 課程的要求不盡相同。

產品經理更注重於策略和整合,而設計師則專注於提升具體的設計技能和實作能力。

工程師尋求理解設計和技術之間的聯繫,而網頁設計師則在意提升網站的使用者體驗。

產出文件:人物誌

以下是 ChatGPT 根據我問了一長串請他分析、整理、比對的問題之後,產出的簡易人物誌。

當然也可以自己設定更詳盡的人物誌的格式請 ChatGPT 產出 UX 文件,比如痛點/阻力/行為/價值觀等等

1. 產品經理 - 李明崴

  • 背景:李明崴是一位有五年經驗的產品經理,工作於一家快速發展的科技創新公司。
  • 需求:他希望學習如何將 UX 設計更好地融入產品開發過程,以提高使用者滿意度和市場競爭力。
  • 動機:李明崴認為優秀的使用者體驗是產品成功的關鍵。他想要深入理解使用者需求並確保產品設計能夠解決這些需求。
  • 目標:通過學習 UX 設計,李明崴希望能夠更有效地與設計師和開發團隊合作,推出創新且符合使用者期望的產品。

2. UI/UX設計師 - 張于婷

  • 背景:張于婷是一位資深的 UI/UX 設計師,擁有超過八年的行業經驗,目前在一家大型電商公司工作。
  • 需求:她希望加強自己在使用者研究和互動設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創造更引人入勝的使用者體驗。
  • 動機:張于婷想要掌握最新的 UX 設計趨勢和工具,以保持自己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 目標:通過進一步學習,她希望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更優質的互動體驗,並提升自己在團隊中的領導能力。

3. 網頁設計師 - 陳偉堂

  • 背景:陳偉堂是一名網頁設計師,具有三年的工作經驗,專注於創建視覺引人的網站介面。
  • 需求:他想學習如何將 UX 原則應用於網頁設計中,以提高網站的使用者參與度和轉化率。
  • 動機:陳偉堂認識到一個設計良好的使用者介面可以大大提升使用者體驗和業務成果。
  • 目標:他希望通過提升自己的 UX 設計技能,能夠參與到更大型的專案中,並對網站的整體使用者體驗產生積極影響。

產出文件:使用者旅程圖

在人物誌之後,我請 ChatGPT 產出「目標人物在工作上遇到困境的使用者旅程圖」。可惜它只能產出文字版本,圖片版本的旅程圖看起來像是插畫,無法拿到實際工作上使用。

Customer Journey Map for 李明崴 (產品經理)

1. 意識階段(Awareness)

  • 情境:李明崴注意到他的產品回饋中經常提到使用者體驗不佳。
  • 感受:他感到焦慮和壓力,因為知道使用者體驗的問題可能影響產品的市場表現。
  • 觸點:透過使用者評價、市場分析報告和團隊會議討論。

2. 考慮階段(Consideration)

  • 情境:李明崴開始尋找提升產品使用者體驗的方法。
  • 感受:他對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感到迫切,但也對如何實施感到困惑。
  • 觸點:網上搜尋 UX 設計課程、參加相關研討會、與業內同行交流。

3. 決策階段(Decision)

  • 情境:李明崴評估了幾個 UX 設計課程,決定選擇一個實戰為主的課程。
  • 感受:決定後感到輕鬆,期待通過學習改善產品的使用者體驗。
  • 觸點:課程介紹會、諮詢過往學員、比較課程內容和價格。

4. 行動階段(Action)

  • 情境:李明崴報名參加了課程,開始學習 UX 設計的相關知識。
  • 感受:學習過程中雖有挑戰,但透過實戰案例學習,他逐漸掌握如何改善使用者體驗。
  • 觸點:課程學習、專案實作、教師指導、同學交流。

5. 回饋階段(Feedback)

  • 情境:課程結束後,李明崴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見證了使用者體驗的改善。
  • 感受:看到正面的改變,李明崴感到滿足和自豪。
  • 觸點:產品改進後的使用者回饋、業績提升、團隊會議分享成果。

以上,這個使用者旅程圖還挺有模有樣的對吧?

你可以指定更多細節和欄位,不同角色在同一任務下的反應等等,還能夠在產出旅程圖後繼續要 ChatGPT 交叉比對痛點和阻礙等等。

如果你對於產出這類文件感到棘手的話,ChatGPT 真的能幫上大忙。

但在幫上你的忙之前,得要先學會怎麼問問題,它的回答精準度取決於你的問題和目標有多清析準確,困難的部份變成精準念咒語了!

結論

無中生有和手上有資料再來修改,難易度完全不同。當然 ChatGPT 產出的答案是否真的可行、可信度有多少,這是另外一回事了。

說到底,用 ChatGPT 來做 UX 研究就是讓一切變得更簡單、更直接。

你已經看到了,利用這樣的工具,你可以更快地搞懂使用者想要什麼,怎樣讓產品更貼心。

如果你想更進一步,真正掌握 UX 研究的奧秘,我這邊有個好康的建議:我開設了一門 UX 研究課程,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手,都能在這裡學到實用的技巧和深入的洞察

在這門課程裡,我們不只是談談 ChatGPT,更重要的是,我們會探討如何將各種工具和方法融合進你的研究流程中,讓你的工作更上一層樓。

我們要一起找出如何打造出更吸引人、更有效的用戶體驗。

所以,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 UX 研究技能大躍進,就來參加我的課程吧!一起來學習如何讓研究工作更出色,更有成效。

🟪 台北-2024 年 4 月 UX 研究方法實戰班
🟪 UX 研究方法實戰班 學員評價

Akane Lee

Akane Lee

創意要能實現,設計才能上線,不然會和工程師吵到理智斷線

Comments

wav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Press ESC to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