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10)Prototype 類型與使用時機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10)Prototype 類型與使用時機

上週六在GDG Taichung 演講,主題是:「為什麼要加新功能」,有不少內容和 Prototype 有關,就合併整理成一篇文分享在這裡囉。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9)練習畫 Wireframe 的方法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9)練習畫 Wireframe 的方法

常常有人問我:「自己一個人要怎麼練習畫 Wireframe?」「要怎麼知道自己畫的 Wireframe 對不對?」

前面一個問題我還能分享心得供參考,所以寫了這篇文。後一個問題很難回答,大概就像:要怎麼知道公司的商業策略正不正確。

MagicaVoxel 入門
MagicaVoxel 入門

想玩 3D 但沒有基礎,而且手邊只有一台舊筆電怎麼辦? MagicaVoxel 是你的好朋友喔!我的工作機是 2017 版的 MBP,跑個 Blender 風扇轉得快要起飛,下班放鬆想學點簡單易懂 3D 軟體當小娛樂,動輒 C4D 或 Maya…哪算什麼小娛樂啊!貴死了!

MagicaVoxel 不用錢 很棒!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8)UI Flow 介面流程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8)UI Flow 介面流程

從字義上來解釋 UI Flow 就是「介面的流程」,可以想像是「完成任務會經過多少頁面的過程」。有很多種表現形式,文字版 UI Flow 可以當成頁面目錄、圖片版 UI Flow 可以探討頁面操作。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7)使用者旅程圖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7)使用者旅程圖

使用者旅程圖應該算是我除了使用者測試之外最常帶的 UX 研究方法了吧,簡單粗暴逼參加者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而且變化形很多內容可深可淺,工具材料也很容易取得:全開紙、便利貼、筆。

但前期人物誌沒有好好的訪談調查、情境故事也是憑個人想像而非現場觀察,導致手上的參考資料和聖誕老人一樣都是幻想角色的人物設定時,旅程圖就會變成一次公司內部的團康活動…順便拉低同仁對 UX 研究的價值印象分。

亞斯伯格與卡珊德拉
亞斯伯格與卡珊德拉

相信各位有發現,Blog 更新次數越來越低,這幾年我的憂鬱症越來越嚴重了。

就因為症狀越來越嚴重,老公和我一起去了身心科看診。才踏入診間聊沒三分鐘,醫師就要老公填寫亞斯伯格量表、給我一份憂鬱症量表。回診確定老公是亞斯伯格患者後我們做了許多功課、爬了非常多的文章。

Adobe XD 製圖版面尺寸
Adobe XD 製圖版面尺寸

粉絲團有學生跑來問:「老師~為什麼 Adobe XD 預設的手機尺寸和官方文件數值不一樣啊!?我要聽哪個的?」

呃…這和解析度有關…

從公共設計看新北市門牌選色
從公共設計看新北市門牌選色

新北市政府這篇換門牌的 貼文 引起很大的討論聲音。尤其是「配色」方面得到許多負面評價,就來看看這幾個顏色出了什麼問題吧!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6)人物誌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6)人物誌

我認為人物誌可能是個被用到爛導致大眾對它的信賴感越來越低的一種研究方法…可信度大概就像是簽約初期所訂的開發時程一樣吧。

團隊合作中技術反而不是最重大的問題,如何讓團隊所有成員對專案產品有共識的難度絕對比技術高。光是讓所有人理解 「我們的產品賣給誰?最後是誰在用?」 就是個困難了。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5)分析文章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5)分析文章

之前在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4) 中講了親和圖 4 步驟中的前 2 個步驟:整理手上資料,找出關鍵片段,建立「卡片」。檢視卡片,將卡片分類成許多小群組,依據分類將小群組命名。還有兩個步驟。

  1. 找出小群組間的關聯性,將小群組整合成大群組並命名。
  2. 重新檢視整張圖,說明與解釋,撰寫分析文章。

有時候 UX 研究執行到後來,困難的都不是邏輯能力低下或是想像力乾涸,反而是中文能力太差。尤其是第 4 步,腦子裡詞彙不夠…殫精竭慮湊不出合適的句子。(文末有推薦書籍)

Fortnum & Mason 22 種茶心得
Fortnum & Mason 22 種茶心得

前年在英國玩時因為 Fortnum & Mason 茶很有名但不知道買那款好,看到有盒裝綜合包就全買回家了,240 包不知道要喝到啥時。

先說結論:我會回購 Green Tea with Elderflower 接骨木花綠茶、Queen Anne Blend 安妮女王紀念茶、Strawberry 草莓茶、Peach 桃子茶。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4)親和圖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4)親和圖

做了使用者訪談後拿到好幾人份的回應,要怎麼從中整理出較中立的資訊?

親和圖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但非常耗腦耗時耗口水,而且對於初次接觸的新手不太友善,範圍太大什麼可能性都有,討論不完的感覺。

(親和圖這個研究方法需要較長的篇幅說明,拆分為上、下 2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