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4)親和圖
大學生的 UI 設計選修課(4)親和圖

做了使用者訪談後拿到好幾人份的回應,要怎麼從中整理出較中立的資訊?

親和圖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但非常耗腦耗時耗口水,而且對於初次接觸的新手不太友善,範圍太大什麼可能性都有,討論不完的感覺。

(親和圖這個研究方法需要較長的篇幅說明,拆分為上、下 2 篇文章。)

UX 研究方法實戰班 - 學員心得
UX 研究方法實戰班 - 學員心得

(2022 年 10 月更新)

UX 課的教學準備我整個打掉重練了 5 次,光紙本講義就有近 30 張 A4 ,字級還是 11pt ,可想而知規劃了非常多的東西要講,所以上課步調會較快。

課程規劃上 UX 班比 UI 班硬很多,初學者可以聽懂,但不適合 0 基礎。如果完全沒有經驗又想來上 UX 課,建議把市面上「非台灣人寫的 UX 書」至少閱讀完任意 2 本,有點模糊概念再來報名,比較能保證跟上進度。

UX 研究方法實戰班 延伸思考
UX 研究方法實戰班 延伸思考

第一屆 UX 研究方法實戰班告一段落了,感謝這班學員的心得回應。我想講的東西太多,時間太少,壓縮到分組討論和實作的部份。這篇文就來講講為什麼我會這樣子規劃課程。

UX 不是 Wireframe

哪來有畫 Wireframe 就是有做 UX 的錯覺?UX 不是 Wireframe,使用者體驗為什麼會是線框稿?當然不是啊!很多人以為有畫 Wireframe 就等於有做 UX 了,那整天抱著數據統計寫文件的 UX 設計師在幹嘛?會把有畫 Wireframe 當成有做 UX 的人,合作的 RD 同事通靈技能大概 LV99 點滿了。

UX,設計的方法(專案執行)

專門開始執行初期會分成兩個可能,1. 鬼打牆。2. 什麼問題意見都沒有先出幾版讓某看看。不管是跳針或是通靈,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幫助設計師和以後的 RD 不用把人生都填在修改到死上。

UX,設計的方法(專案初始)

本文內容取自 設計的方法 ,這是本 UX 必備的工具書,整理大量的研究、實驗方法,讓 Designer 可以照著做,產出有模有樣的文件。以下是我自己掏摸的心得。

注意,本文所寫內容不應該是一個人的工作,UX 研究都該是由兩人小組、甚至由團隊執行,但業界環境不許可、當公司喊 UX 同等喊反清復明的情況下,能靠自己的力量扭轉多少才是重點。

Customer Experience Map Tips

昨天帶 Smashing Magazine 編輯 (IXDC 的講者之一)逛艋舺夜市,順手戳了幾下討要簡報檔,當天晚上立刻收到了,用龍都冰果室的花生冰收買人心是對的。

Customer Experience Map 網路上非常多資料,各家執行方式都有點不一樣,在此僅翻譯簡報檔最後面的總結論。搭配 IXDC 如何使用客戶體驗歷程圖來規劃完美的用戶體驗 筆記 一起看更容易理解。(標題是簡報裡的 Tips,內文才是我寫的心得想法嘴砲。)

使用者經驗藏寶圖:創建人物


相信各位應該看過前一篇「使用者經驗藏寶圖:敘述故事、找出中心思想 」了,也相信一定有人用鼻孔噴氣:什麼鬼話連篇,拿灰姑娘出來當例子,小孩子玩家家酒。這個階段我就認真寫好了…在「創建人物」這個階段,其實就是研究方法 Persona (人物誌),都把研究方法拿出來講了,夠認真了吧!